嘉应会馆:客家人的商路历程

苏州日报 20110513 C第03版

■何大明

    □何大明

    编者按:明清时期,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各地商贾云集,为了自身的利益,建立起一种以同乡为纽带的团体。于是,会馆应运而生。从明万历年间至清康乾时期,苏州的商会会馆多达60余处。会馆和后来出现的公所,谱写了苏州工商文化的辉煌。

    本版特推出“江南商事”专栏,会馆沿革、商会变迁、商事运动等皆可入文,以期从“商事”这一视角管窥明清以来苏州的社会变迁。欢迎广大读者踊跃供稿。

    坐落于胥门外枣市街22号(现在为9号)的嘉应会馆,它初创于清代嘉庆十四年(1809年),系广东梅县、兴宁、平远、五华、蕉岭五县的商贾集资建造。因这五县皆属嘉应州(今梅州市)管辖,故称为“嘉应会馆”。全盛时期,规模恢宏,会馆有大小屋宇三十余间。道光、光绪年间三次重修,并且增建馆舍、码头、牌楼等建筑。 1982年被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明清时期,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区域间长距离的贸易十分频繁,全国性统一市场逐渐形成。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相当发达,长江与海运直达江南的便捷交通,吸引了广东各地商人云集江南地区从事商业活动。据嘉庆十八年(1813年)的《姑苏鼎建嘉应会馆引》称:“吾嘉一郡五属,来此数千里而遥,坐贾行商,日新月盛。惟向未立会馆,成以为缺事,泰等托足此地二十余年,承各位乡台及先达来往者,咸不以为不才而嘱倡其事。 ”说明嘉应商人在苏州经商至少在清初已颇具规模,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商业会馆的建立,苏州就有7所广东各地商人建立的会馆,其中的嘉应会馆正是在嘉庆年间建成的。

    嘉应会馆建成后,致力于为旅苏的广东同乡排忧解难,以济贫施医、介绍职业、设置义学等形式,帮助同乡立足苏州。同乡不但可以在会馆内住宿、议事,还可以举办婚丧嫁娶、喜庆宴会、春节团拜等活动。会馆内供奉的神灵,是家喻户晓的关帝。每年关帝圣诞,嘉应同乡就来此团拜,敬神烧香。会馆内的戏台,常常有戏班前来演出昆曲和京剧。民国时期,会馆规模缩小。部分房产借给王埠昌水烟店作刨烟作坊。后来,部分屋宇借给胥江第一初等小学办分校。解放后,嘉应会馆停止活动。 1964年起,作为仓库和民宅使用。

    上世纪九十年代,由于地处低洼地区,加上年久失修,老态龙钟的嘉应会馆已经破旧不堪,屋面严重渗漏,戏台濒临坍塌。对此,沧浪区政府对低洼地区分片实施改造。本着“一砖一瓦尽量利用,原汁原味修复会馆”的十六字方针,精心论证,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规划。相关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,力求在原材料、原工艺、原制式、原风貌等方面,与原建筑吻合。施工人员在拆迁前,对整座建筑彻底清理,发现有利用价值的构件,全部编号收集保存起来。对备弄内保存的珍贵碑刻,还精心拍照存档。

    易地重建的嘉应会馆,在枣市街9号。水磨清水砖贴砌的高墙,朝南面临秀丽的胥江。石库门上,镶嵌砖额“嘉应会馆”四字。门楼砖雕人物、亭台、狮子滚绣球等精美图案。大门外隔枣市街临胥江,设置花岗岩水码头。码头上筑有五柱四门牌楼,美轮美奂。其旁建有货栈一座,方便各类货物水运。会馆从南至北,依次为门厅、戏台、大殿和后楼。门厅面阔五间,方砖铺地。门厅的上层,即为戏台的后台,向北延伸为戏台的前台。如此建制,吴地少见。戏台上覆卷棚歇山顶,饰龙吻脊。戏台东西两侧为二层厢房,可设座供观众看戏。大殿坐北朝南,面阔三间十五米,进深十五米,与戏台隔庭院相望。前檐配以满天星格子明瓦长窗十二扇,典雅秀丽。殿北有楼房三间,楼前有砖雕门楼。大殿东侧的备弄内,墙上嵌有十八方珍贵的碑刻。碑刻详细记载了会馆的沿革。

    2007年11月,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,在嘉应会馆内开设美术馆。馆内设有阅览室,两侧厢房和大殿内,辟有多间陈列室,陈列书画、泥塑、竹编、紫砂茶具等工艺美术精品。此外,会馆还举办舞蹈、绘画、瑜伽等多种培训活动。嘉应会馆,成为一个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文化活动场所。

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