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板山塘

苏州日报 20060630 九卷093页

■陈巧新

□陈巧新
    最美苏州街,雨后着花鞋。总是觉得这句话说的应该就是山塘街。行走在山塘平整如镜的石板路上,有一天突发奇想,光着脚在山塘街上走走也定是蛮有意思的吧!
    山塘街给我的印象首先是好玩又好吃。吃和玩看似两个不同的事物,但是,有时又密不可分,就像山塘,赏玩当中可以尽享美食,而吃着姑苏美食又可尽赏山塘风光。有首童谣这样唱道:“梁惠王,两只膀,荡来荡去,荡到山塘街;吃了一碗绿豆汤。”苏州人向来把“玩”说成“荡”,最经典的就是荡观前。当然,荡到山塘街不只是为了吃一碗绿豆汤,比如还有梅花糕、臭豆腐、骆驼担上的糖粥,以及轧神仙时应时上市的神仙糕;再比如采芝斋、 松鹤楼、黄天源等一家家老字号也都在山塘街上扎下根来,荡到山塘的口福就越来越说不尽了。
    行走在山塘街上,你会见到在自家门口拣菜的、做棉鞋的还有折锡箔的居民。原生态得很!所以,山塘街是民俗的,又是蛮适合行走看风俗画的。也是,居民密集的生活图画在这儿随处可见!走在山塘的石板路,便似翻开了一本泛黄了的老照片,记忆中一帧帧斑斑驳驳的画面霎时清晰了:如果是一早一晚,还能看到端着碗串门的居民,他们边扒拉着饭,边神情自然地和邻居们聊着家常,一斤鸡毛菜在他们嘴里也能说得有滋有味;如果是午后,就有几个老人捧着个半导体,怡然自得地半闭着眼睛围坐在小巷口,一首听了上百遍的评弹还是能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;有时在街面上碰巧遇着一个拄着拐杖的银发老太踟蹰走来,一只狗从她身边走过,欲走却不走,它在老太面前来回地摆动着尾巴,终于站停,老太像看见了一个久违的朋友一样,顺着毛发来回地抚摸着狗问:“最近阿乖?”老太的脸上有的是慈祥,而这狗眉眼中也有的是温顺。
    行走在石板路上,山塘还会时不时让你产生一份惊喜。陈旧落寞的砖雕门楣也罢,静默、坚实不朽的柱础柱石也好,就是脚下的石板路上,或清晰或模糊的图案和字迹,都是可以让你去琢磨一阵,去考证一番,甚至浮想联翩一通的……说不定就是这块石头,乾隆皇帝曾经策马走过;说不定就是这块石头,白乐天曾经亲手砌放在山塘岸边;而就是那块蛰伏在普遍人家台阶上的石头,说不定唐伯虎也曾经在此小憩过。在山塘街上有家挨着古戏台的山塘客栈,店是新开的,装饰却是古色古香的。在走进这家客栈的通道中,有一块石板上面就刻有“金银宝库”四字。这“金银宝库”四字,虽不知是哪个年代何方人士留下,但让人自然都觉得这是专为山塘街而撰的。
    雨中走山塘,是别有一番风味的。顺着滴水瓦滴答滴答而落的屋檐水,洗涤着山塘街上的石板路,使之越发显出年代的久远。所以,山塘街还是最值得怀旧的一个地方。沿着石板路往小巷深处走,欣欣然中,是希冀着遇见一位着花鞋的女子,然而冷不丁的在一个墙脚拐角处,却见到了一张巨大的石磨。黑黢黢的石磨,却也和山塘石板路一样,愈久弥坚地泛着迷人光泽。这磨想来分明是大户人家散落下来的,也许数百年前,还曾鞠躬尽瘁地为其主人轧过米粉磨过豆腐,而如今则更像一位功成名退的将军,笃定地端坐在那里,任岁月悠悠,风吹雨打,不过在它面前亘古不变演绎的,是衣短衫长的居民走过的烟火人间。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