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路:苏州城内最长的一条路

姑苏晚报 20090503 26版

■潘君明

■潘君明

    人民路,位于苏州城中心,南至人民桥、接人民南路,北至平门桥、通火车站,是贯通苏州城南北的交通大道,也是苏州城内最长的一条街。相传,伍子胥建造阖闾城时,此街就已存在。最早名“卧龙街”。民间传说:苏州城是龙穴宝地,长长的街为龙身,北寺塔高高直立,是龙的尾巴,府学处是龙头,其地名龙脑,出产的薄荷很有名,名“龙脑香”,所以取此街名。因街很长,从南至北步行,要走很长时间,苏州人又有“走煞卧龙街”之谚。清代,康熙皇帝南巡,苏州文武官员站在卧龙街上接驾,官兵在街上护卫。旧时皇帝称为“龙”,街名就称“护龙街”。

    北寺塔,苏州城市的标志

    人民路北端香花桥北堍,有报恩讲寺,俗呼“北寺”。最初名通玄寺,始建于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(238-251),相传为孙权母太夫人舍宅所建,一说是孙权乳母陈氏舍宅而建。多次建而毁。内有塔,名报恩寺塔,俗呼“北寺塔”。现在的塔为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行者金大圆住持募建,后又多次修建。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,九级八面,高74米,塔顶与刹约占五分之一。塔身结构由外壁、回廊、内壁和塔心方室组成。廊内置木制梯级,可层层盘旋至塔顶。塔的建筑结构,诸如砖砌梁额、斗拱、藻井等,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实物。苏州多宝塔,而北寺塔为苏州诸塔之冠,1957年就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从人民路南端向北望去,北寺塔正在人民路中间,在两边高楼和绿树的映衬下,巍然屹立,耸入云霄,成为苏州城市的标志。塔的四周尚存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。有楠木观音殿,古铜佛殿,藏经阁,以及亭榭廊桥等。门口的三间五楼木牌坊,原为马医科明代宰相申时行祠前之物,为明代建筑,1979年移建于此,也是重要文物。

    府学,状元、进士的摇篮

    苏州的读书风气很盛,在全国同等城市中,历代考取状元、进士的人数是最多的。这就讲到苏州的府学。府学在人民路南端,亦称“孔庙”,是北宋景祐二年(1035)由范仲淹出知苏州时建造的。先是范仲淹买下这块土地,想建私房。后听风水先生说,这个地方是龙头,房子造在这里,定有公卿相继出世。范仲淹想:我一家子有公卿有何用,倒不如建一座府学,让大家来这里读书,苏州的人才不是更多了吗!于是,范仲淹在这里建起了府学。而且,他大胆改革旧制,将孔庙与府学合为一体,形成“左庙右学”的新格局,“左为广殿,右为公堂,泮池在前,斋室在后”。这种做法,后来得到朝廷的肯定,并向全国推广。故有“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”。而“苏学于天下为第一”,“学制之雄丽,池圃之幽深,成为江南诸学之冠”。从此,苏州学风大盛,府学培养了许多人才,考中进士、状元的大都出自府学,府学成为状元、进士的摇篮。有人说,那是府学建在龙头上,这自然是迷信,而府学的认真、严格的培养,那才是真的。以后,府学历代均有修建。至今,面积虽已大大缩小,但孔庙依然存在,成为上千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了。

    关帝,显神吓退土国宝

    人民路南端饮马桥南堍西侧,旧有关帝庙,面积虽不大,但香火极盛。庙内的关帝老爷是在宋代淳熙初年,用一棵大树连根雕成的,身材高大,雕工精细,十分雄伟。《吴门表隐》云:“卧龙街关帝像,乾隆三十三年(1768)巡抚彰宝欲改建,因像不可移,乃止。”关帝即是三国时蜀汉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,字云长,因他讲究义气,被封为“义勇武安王”、“关圣大帝”,后又封为“武圣人”,与“文圣人”孔子并列,影响极大。在苏州民间还有关帝显灵的传说:清顺治二年(1645)闰六月十三日,总兵土国宝镇压苏州百姓,他带领清兵,在天微明时从盘门进城,手执钢刀,见人就杀,一直杀至饮马桥,猛见关圣大帝手执青龙刀,威风凛凛立于桥上,土国宝一见,惊得魂飞魄散,慌忙下马,跪地而拜,并立即封刀,停止杀人。

    怡园、嘉园,建筑虽晚别具风格

    人民路上除了上述文物古迹外,尚有人民路343号的怡园,由宁绍台道员顾文彬花了近二十万两银子,于同治、光绪年间所建。园分东西两部,中间用复廊相隔,湖石假山,亭台楼阁,应有尽有。虽是在苏州园林中建得最晚,但他博采众长,自成一格,别有风韵。568-570号传为明代书法家祝枝山故居,俗称“祝厅”。640号的嘉园,又称“贝润生花厅”。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。前后四进,东西两侧花园,有水榭、假山、半亭等,为颜料大王贝润生私宅之一。661号为苏州丝绸博物馆,占地9400平方米,1991年9月建成。分为序厅、古代馆、蚕居馆、蚕乡农舍、桑林草亭、织造坊、近代馆和现代馆等八个部分,为我国第一所丝绸专业博物馆。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