瓣莲巷曹沧州:三钱萝卜治愈慈禧沉疴

姑苏晚报 20090809 26版

■何大明

赏荷胜地瓣莲巷

    瓣莲巷是一条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巷。早在宋代小巷已存在,巷名为“版寮巷”。南宋淳熙六年(1179年),古城内整修一条名叫“永安巷”的小巷时,发现一块烧制文字的街砖。砖的侧面有一行字:“永安巷助缘题记,自吉利桥至版寮巷口街一道”。版寮巷的取名,也颇有用意。寮,可以解释为“小窗”,也可解释为“小屋”。版寮,以夹板为墙而建的小屋。它的体量不大,与小轩类似,园林中也有这种建筑,如茶寮,可用以品茗赏景,休憩闲聊。版寮巷所在的地方,昔为水乡赏荷胜地。其巷口西面的剪金桥巷,巷侧有河,河上架有一座小桥,名剪金桥。唐陆广微《吴地记》、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均有著录。剪金桥所跨的河流,为古城第一直河南起第一支流,坐落在版寮巷西口之南。上世纪二十年代填没。当时,河面遍植荷花,鱼儿嬉游其间。早在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携西施常来此地,乘画舫观荷采莲,并留下了“剪金簪换胭脂”的传说。夏日避暑于版寮,纳凉赏荷自是趣话。清代乾隆年间,“版寮巷”改名为“瓣莲巷”。赏荷胜地改称谐音的“瓣莲巷”,也是名副其实。此名在乾隆《吴县志》上有记。当时,瓣莲巷附近还有东西南北四条采莲巷,瓣莲巷是苏州以“植物”命名的特色街巷。

    曹沧洲祠话沧桑

    瓣莲巷内4号,有一座纪念名医的祠堂,名曹沧洲祠。该祠始建于民国初年(一说为清末民初),坐北朝南。祠堂原有三进,现存两进。南面一进为客堂,硬山式。相隔庭院的北面第二进为享堂,硬山式。面阔三间11米,进深八檩17米,扁作雕花梁。从享堂东侧轩廊门宕进去,又有一座小庭院。紧贴享堂西墙,为二层楼的东厢房。

    曹沧洲祠为纪念吴中名医曹沧洲而建。曹沧洲(1849-1931年),名元恒,字智涵,晚号兰雪老人,又号兰叟,为清末民初吴门医派名医。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,治病全靠中医。明清两代,以苏州为代表的吴门医派名医辈出。其中,为医官和御医者达数十人。俗称“苏州御医朝廷多”。吴门医派的骄傲,是在继承前人医学成果的基础上,经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,逐步形成的以研究和治疗温病为主的温病学派。

    曹沧洲出身于医业世家,幼秉庭训,宗法岐黄灵素,既专内科又治外伤,人称“多面手”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他和青浦名医陈莲舫同时被征入京,为光绪皇帝治病。妙手回春,令皇上龙颜大悦。后来,曹沧洲又入京为慈禧太后治病。仔细诊断后,他仅用三钱萝卜子就奇迹般治愈了慈禧的沉疴。声名鹊起,他被授予七品顶戴,并担任朝廷御医。

    在吴地民间,还流传着曹沧洲为慈禧治病的另一传奇。有一次离苏进京前,他到观前街采芝斋,选购了一些粽子糖作为礼品。慈禧太后吃了粽子糖后,觉得味甜鲜洁,爽口宜人,精神也特别爽。于是,她将苏州采芝斋的粽子糖列为“贡糖”。曹沧洲也从中得到启发,建议采芝斋在制作粽子糖时,放一些薄荷、甘草、川贝、松子等能食用的药材和果汁。从此,以采芝斋粽子糖为代表的苏式糖果,就具有了“药食同源”的特色。

    曹沧洲在长期行医实践中,将临床经验总结后写出不少医学专著。现存光绪三十四年的《御医清脉详志》,即是曹沧洲和陈莲舫两人为光绪皇帝治病的脉案。其他医学著作还有:《曹沧洲医案》、《霍乱救急便览》、《戒烟有效无弊法》等。

    建于民国时期的曹沧洲祠,解放后先后为幼儿园、工厂等单位使用。历经沧桑,主要建筑结构已面目全非,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建筑遗产,2002年下半年,当时的府前街道(现归入南门街道)集资近百万元,本着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对曹沧洲祠进行修缮。 2008年,街道在前期修复工程的基础上,又集资进行第二期维修,工程主要集中在第二进的享堂。如今,修葺后的曹沧洲祠,不仅是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所,也成为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。

    清微道院道古今

    清微道院系市控制保护建筑。其址原在东支家巷15号。修复后改由瓣莲巷23-1号进出,大门朝北。

    清微道院原系南宋瑞平年间(1234-1236年),隐士沈清微的私宅。沈清微信奉道教,喜欢与道士结交。此后,他就把自己的私宅赠给道士,后改建为清微道院。明代嘉靖和清代嘉庆年间道院都重修过。民国初年,清微道院内开办学校,取名清微小学。解放后,道院大殿被拆毁,建造起教师住宅楼。三官殿改建为幼儿园。两侧附房长期租给工厂做仓库和厂房。

    清微道院当时占地广、规模恢宏。大殿名祖师殿,供奉玄武真君(玄武为“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中的“四象”之一)。二殿名三官阁(殿),供奉天官、地官和水官。“三官”运用五行说法,起源于金、土、水三气。三官合称为三元大帝。三官中,以能够赐福于百姓的天官最受民间欢迎。桃花坞木刻年画中,就有《天官赐福》。

    清微道院内原有四块珍贵石碑,现已不存。但原碑刻拓片的发现,还有一段传奇。2008年4月,《苏州日报》报道了道院修复一事。家住瓣莲巷的李学忠得知后向媒体报料:他手中保存着四张完好的古碑拓片。分别是:清微道院三官阁碑,明弘治十四年(1501年)立。重修清微道院记,嘉靖乙酉年(1525年)立。清微道院重修三元阁记,崇祯壬年(1642年)立。重修清微道院碑记,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五月立。

    十多年前,李学忠翻修漏雨的屋顶。在清理家中多年未动的杂物时,发现了放在老式大床下的一只旧铁皮箱,这是已故岳父的遗物。在箱中,他突然发现一沓宣纸。其中,就有道院的碑拓。如获至宝,李学忠立刻清除灰尘保存好。原来,他的岳祖父叫徐志清,当过道院的最后一任主持,当年他们全家就住在道院附近。

    拓片保存着道院的原始信息。据嘉靖碑记载:道院有“阁五楹,宏敞洞豁,高若凌霄,凭轩四顾而万井云烟皆在目也。西望则楞、灵岩诸山蓊然相属,市地而有林泉之趣,亦茂苑一遗胜地”。从弘治十四年碑中,还可得知道院始建的另一原因:“姑苏清微道院在郡治西,宋端平年间建于法师余灵山”。如此说法,清微道院并非沈清微舍宅而建,而是缘起唐末产生的新符道派——清微派。更让人惊奇的是:碑文的作者竟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和藏书家都穆。

    经过整理,李学忠还从箱子内发现了道院在清同治年间的地契和平面位置图,以及一些民国时期的租借字据。据当年道院住持的孙女徐惠贞回忆,道院当时有大小房间五十余间,还有竹园、水井等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清微道院才走向衰败,成为乡邻寄放寿材的场所。

    2008年2月,政府投资对清微道院进行抢救性修复。修复的建筑,为三官殿、内天井、门厅及西侧两排附房。修复后,其用途不再作为宗教场所,而辟为苏州市油画雕塑院。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