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正德进士朱纨——朱进士巷

苏州日报 20091113 C第02版

■潘君明

□潘君明

    朱进士巷,位于滚绣坊西段北侧,南起滚绣坊,向北折西又南出滚绣坊。明代,有进士朱纨居此而得名。朱纨(1494-1549)字子纯,号秋崖,长洲(今苏州)人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,历官景州、开州知州。嘉靖初,迁南京刑部员外郎,历四川兵备副使,累迁至广东布政使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6)擢右副都御史,巡抚南安、赣州(今江西大余、赣州)。次年七月,改提督浙、闽海防军务,巡抚浙江。

    明初定制,片板不许入海。但由于官场腐败,海防官员与当地权贵和海盗相互勾结,骚扰百姓,掠夺财物。原有的海防设施日渐削弱,战船、哨所仅存十分之一二,兵丁不足千人。朱纨整顿海防,建造战船,补充兵丁,“革渡般,严保甲、搜捕奸民”,并组织将士讨伐海盗与倭寇,一举获胜,捕获海盗头目,余下的四散溃逃。海边稍稍宁静,百姓得到太平。但是,朱纨的举动直接侵犯了当地权贵的利益,引起了权贵们的极大不满,他们通过各种关系上报朝廷,说朱纨捕捉的皆是良民,并非贼党。朱纨也上疏朝廷分辩,并感叹地说:“去外国盗易,去中国盗难;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,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。 ”由此,闽、浙地区的权贵对朱纨恨之入骨。他们又通过关系,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上疏朝廷。朝廷官员得到了权贵们的好处,仅凭一面之词,遂将朱纨改为巡视,削夺他的海防权力。在这样情况下,朱纨仍以海防为重,数次讨伐海盗与倭寇,擒获贼首九十余人,便宜戮之;并向朝廷报告,也讲到了权贵的不良行为。这样一来,更加激怒了权贵,御史陈九德遂弹劾朱纨为擅杀,撤销他的职务,并立案审查。朱纨知道这一消息后,慷慨流涕地说:“吾贫且病,又负气,不任对簿,纵天子不欲死我,闽、浙人必杀我。吾死,自决之,不须人人也。 ”遂服药身亡。

    朱纨的老家在苏州,郡人为纪念他,将他居住的那条小巷,取名为“朱进士巷”。朱纨的著作有《茂边记事》、《甓余集》等行世。

    朱进士巷口、十全河上新造一座小型拱桥,也取名“进士桥”。笔者曾作诗云“为国为民不怕难,郡人巷口说朱纨;桥名进士犹堪记,万世流芳一好官”。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