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窗斜晖史家巷

杨子晚报 20060330 五卷096页

■周立平

石板凹凸,墙色斑驳,在苏州这个古老城市,我们经常看见的老巷横亘在我们的眼前,透露着世事的沧桑与时间的冷酷,也将生活的冷暖四季、风雨千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。  

    残缺的小巷,仿佛就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,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,就是在人与事物的幸福和痛苦之中,去感受文明稻草生命的兴衰荣枯。

    初春的夜里,走在观前后面的史家巷里。才入夜,冷月照在衰微的老巷,既使没有酒也微微的醉意。那醉是青州司马“往往取酒还独倾”的沉郁;是韦应物“欲持一瓢酒”的飘零,更是刘禹锡“暂凭杯酒长精神”的无奈。

    我一直很奇怪,为什么会想起三位唐朝的诗人韦应物、白居易、刘禹锡的诗情画意,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做过苏州刺史这样的地方官,但这三位外乡人的为官历程和史家巷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后来,我才明白过来,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古城风韵。

    走过巷东忠善桥时,我就想走在史家巷的夜晚,是可以胡思乱想的,因为这条西接闾邱坊、东至临顿河的小巷是没有什么悠悠历史来佐证的。顾名思义的理由,不外乎就是因为有史姓大户居住在此而得名,至于是何朝何代何种理由却是一件无人知晓的事情。

    平和、淡泊、安祥、宁静,便是史家巷的全部内容。居于热闹、繁荣场所的中间,却表现得如此大度自然,这本色小巷倒也散发着一种历史人文的情韵在里面,多少和苏州人的那种才情相协调。

    旧时,人们从巷中段南侧的“雅园里”走过盘根错节的深弄小经,便可直达不远的玄妙观,而若漫步在狭窄的弹石小路,或端坐在某座老宅的红木太师椅上,可听见“笃笃”的足音从小巷的一头响起,直到小巷的那头消失,这幽静而又古朴的小巷颇具几分“曲经通幽”的妙处来。

    清代时这里曾被称为乐鼓巷,据说是因为巷内集中住进了几户制作民间乐器的行家里手,这里便成了苏锣苏鼓的集中地。或许是曾经产生过不少手工艺人的缘故,这史家巷长久以来便和手艺相关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史家巷和名扬天下的苏绣有关。

    多年以前,苏州刺绣总厂就在这条巷子的中间,当时,来自各地的苏绣艺人大都散居在史家巷里,白天在厂里做活,晚上回家赶活,巷里的老居民习惯上把“刺绣”说成是“做生活”,这或许因为这巷子里会飞针走线的姐妹实在太多的缘故,众多的姑苏绣娘聚居此地,一时间,史家巷也就成了天堂苏州的最艺术的地方,因此在史家巷刺绣厂的隔壁,便诞生一条称之“苏绣里”的幽深暗长的小弄,它见证了苏州刺绣的成长和发展历史,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姑苏绣娘如锦似霞的刺绣人生,这中间包括了一代苏绣大师如今蜚声海内外的大家顾文霞。

    如今,苏州刺绣总厂已成昨日黄花,尽管苏绣早已是这个城市让世界皆知的经典名片,但却未必有多少人知道,史家巷对于苏绣成长的那份功德。

    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要编写有关苏绣史料的时候,这史家巷和巷子里的“苏绣里”,似乎值得用浓墨重彩来追忆一番。

    小巷有限,而历史则永恒。

    说到写史,就想到住在巷东的另一位名人冯桂芬,这位被称为中国洋务运动先行者的近代著名思想政治家,在其晚年潜心数年,为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编写了一百五十三卷的《苏州府志》,让今天的人们有闲在翻看当初的府志时,记住了这位先贤的英名。

    生于1809年的冯桂芬地位不算卑微,父亲是个经商致富的地主,留给他良田无数。1840年他会试榜眼得第,授翰林院编修,在京任职13年,好像很让他为之满足。回苏后奉旨举办团练,与英、法、美组织会防局,以期对付可能东下的太平军,1862年冯桂芬成为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的幕僚,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,开展了洋务革命等一系列功过皆有的事情。

    实现新政后,冯桂芬在上海创设了“广方言馆”,招引各方后学,开始讲授中西两学,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先河,对于洋务运动起到宣传、推进的作用。

    冯桂芬的一生著作颇丰,先后著有《显志堂稿》、《说文解字注》、《孤矢算术细草图解》等多本对当时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的书籍。这位被林则徐推崇为“国士”的思想家、政治家无论是品菊于书斋东篱之下,还是奔走循迹于引进新思维、新概念的呼号运作之中,对于苏州的百姓来说,其最大的功劳就是他归隐江湖之后编写的《苏州府志》,毕竟,这是一件传唱千秋功德无量的事情。

    冯桂芬去世后,人们奉旨在他的原住地建起了纪念祠堂,由本地地方官和百姓来致祭他的业绩。至今史家巷冯家祠堂还保持着清代木结构的基本形状,厅堂内还存有左宗棠撰写并题书的《中允冯君景庭家传》右刻一方,供许多后人来此追仰。

    如今,冯祠内的那口古并早已干枯;倒是冯祠对面的那口三眼公井坎泉成了今日苏州的十大名泉。

    说起这并的来历,还有一个至今让人成为美谈的故事在里面。1935年,苏州大旱水涸,给居民生活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,家住冯家祠堂边的陶姓居民用为妻做60大寿的礼金收入,开挖了这口被巷内居民称为吉利的“上九坎”井,方便了大家的生活。眼下的坎泉依旧在为巷内的居民提供着史家巷的流年泉韵。

    在我看来,并不在乎史家巷的前生曾拥有多少高堂华屋,只要这曲巷中仍有一口坎泉老井的存在就行;也不在乎史家巷的一生曾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,只要这红尘中仍有它府志的文字飘香就行。

    因为读过历史之后,我们才会对这样的小巷深弄有了浓厚的兴趣,才会让人有兴趣走进秀雅而古朴的长巷深处。

    让我们像读春天一样,细细品读姑苏的每一条小巷,也许小巷有限的春天,从来就是历史永恒的青藤,让记忆在风中的日子轻舞飞扬。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