状元府第钮家巷

姑苏晚报 20090117 B第6版

■孔迎庆

迎庆

    钮家巷,王謇在《宋平江城坊考》一书中称其古名为“蓝家巷”,同治年间《苏州府志》则说:“钮家巷,萧家巷南,旧名銮驾巷”。苏州小巷的特点就是巷名随着年代的变化而有不同。钮家巷连着两个世界,一边是繁华的观前商圈,灯火辉煌,人头攒动;一边是千年古街平江路,小桥、流水、人家。我早年家住钮家巷,和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先生是楼上楼下的邻居,他在 《古城笔记》一书中说:我的老家在苏州钮家巷,门前是一条与巷子平行的小河,临河栽有高大的老树。河沿砌着整齐的石驳岸,隔几步有河埠头,一级级的石阶伸到水里。这是上世纪三、四十年代钮家巷的影像。

    城市山林凤池园

    历史上人们把钮家巷一带称凤池乡,现在还有一条小弄从钮家巷通往萧家巷,路名就叫凤池弄。清朝康熙年间,出生在平江路雪糕桥附近的顾汧,辞官返乡后购得顾月樵“自耕园”,大兴土木翻建为凤池园,并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《凤池园集》。到乾隆时凤池园归唐氏所有,后来唐氏子孙将园陆续售出,东部归陈大业,中部归王资敬,西部归潘世恩。

    《清稗类钞》记载:潘文恭当国,就所居凤池园构一庐曰船庵,键关谢人事,终日焚香读书,浇花洗竹,一家如在深山中。潘世恩对凤池园也有自己的描述:“家有凤池园,为顾中丞汧旧居,乔木森然,曲沼环合,梧桐、柳、竹、椿、杉之属,苍翠诡状,错列如画。花晨烟夕,散襟曳筇,吟啸自适。清晨必课童灌溉,无虚日。” 凤池园景色之美,说它是城市山林一点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,凤池园景尚未完全消失。穿过钮家巷3号的备弄,一直走到底,有一片菜地,约有六七亩之多,就是凤池园遗址。四周粉墙黛瓦马头墙,围墙高低起伏,假山、池塘、古树列其周围。附近的邻居都叫菜地主人“龙宝”,是一对憨厚的老夫妇,他们用种菜的收入供养七个儿子,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肯继承父亲种菜的祖业,菜地最终成为厂房,凤池园遗迹也就荡然无存,当我每每回忆起在园中池塘边玩耍的情景时,有的只是伤感和无奈。

    状元府第纱帽厅

    钮家巷与潘世恩的结缘,有多个版本的民间传说。相传潘世恩原居苏州玄妙观西的海红坊,高中状元后皇帝召见,问及家居何处,由于他紧张过度,误说成了玄妙观东,为避欺君之嫌,急命家人买下钮家巷凤池园西部老宅作为状元府第。

    谭伯牛在《天下残局》一书中提到潘世恩,说他从政乏善可陈,毫无建树,能让人记住的,只能要算拒绝投靠和珅门下及推荐林则徐这二件事。但在家乡人心目中潘世恩是很了不起的,不说状元及第,更不表“四朝元老”,单说一座“纱帽厅”,也够他们骄傲的了。

    纱帽厅右侧有一桥厅,里面摆放潘氏历代先人所任官职之匾额及木制朱漆的行牌,在这十多对行牌中,一块是“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”,另一块“南书房行走,紫禁城骑马”。这两块行牌在当时的官邸中实属罕见,后人称其为贵潘是有依据的。纱帽厅分前后两厅,前厅大,后厅小,平视如纱帽状。前厅中央,有楠木雕刻挂落一幔,雕刻精细。挂落中置红木炕床一座,是会客时招待上宾席位。在纱帽厅四周的顶梁上,有十二朵木雕祥云,至今仍然金光闪闪。整座大厅高大宽敞,肃穆庄重。据说纱帽厅非一般建筑,必须奏请朝廷批准后方能建造。

    在我的记忆中,纱帽厅里长期住着一位中医,名叫潘保成,是否是潘家后裔没有作过考证。他身高一米八以上,身板硬朗,走着官步,不苟言笑,长期一人进出。其医术是专治痔疮,好像有点上不了台面,但他还在巷口青龙桥粮店的东墙上做了一块蓝底白字的大幅广告,应该说有一点经济头脑。纱帽厅前有一小院,与备弄间隔墙上有一排花格漏窗,潘保成在小院种植的盆景古雅拙朴,很有苏派盆景的味道。事易时移,这座大宅子现状实在难尽如意,作家范小青说;“数百年前,这里边只住一家人家,数百年后,这里边住了几十家人家”。

    古老青砖唤醒董氏义庄

    义庄这一宗族组织,可是苏州特产,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义庄。清道光二十一年《济阳丁氏义庄碑记》载:“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庄,六七百年,世家巨室踵其法而行者指不胜屈。”

    董氏义庄建于清道光四年,相传清嘉庆末年茶商董秉玣经商致富后,乐善好施,因其族中贫困学子较多,董氏以18293两白银,购田1003亩作为义田,建立义庄。后经江苏督、抚两宪把董氏事迹上报朝廷,道光皇帝给予嘉奖,并赐九品登仕郎。礼部拨银30两,由董氏家族建“乐善好施”牌坊一座。

    看到旧居古宅,总能激起我儿时的记忆。我在念小学时,每天都要路过董氏义庄,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是一个环卫站码头,后又改做垃圾中转站和工厂仓库。作为平江历史街区的一部分,如今董氏义庄已改建成为一个高级会馆。这个由旧青砖搭成的现代派建筑,凌空架设在一片鹅卵石铺就的水面上,而义庄沿河住宅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,苏派建筑鳞次栉比,外墙潮湿斑驳,黑白之间留下了悠悠岁月的纹理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,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就是其历史文化的载体,留下的是这座城市一代代人生活的印记。在清理董氏义庄时,有关专家发现了早年埋没的牌坊石柱,不作任何修饰而在原地竖立,以志历史景物的变迁,因此也就有了“前卫青砖唤醒缺角牌坊”的历史记忆。

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