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石弄5号

苏州日报 20060530 九卷061页

■荆歌

□荆歌

    青石弄5号,是叶圣陶先生的故居,也是苏州杂志社的所在。这个自然质朴的园子,据说是当年叶圣陶用半本书的稿费买下的。是用哪本书的一半稿费买了这么一个风雅的园子呢?我不太记得了,也许是《文心》吧。今天,几乎所有写作的人,来到这个园子,都要为它的宁静葱郁而陶醉。同时也免不了嗟叹:这么好的一个园子,竟是用半本书的稿费买得,那时候的作家,日子委实是好过啊!怎么不是呢,杭州西湖边上的“风雨草庐”,当年郁达夫是用出版社预支的一笔稿费建起来的。今天的半本书,不要说买下这么大一个园子,恐怕连一个小小的卫生间都买不下来吧。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,能不能买下这个园子,要看是谁的半本书。郭敬明的半本《幻城》,或者韩寒的半本《三重门》,我想应该是能买下这么个园子的。可惜他们不会买。

    我喜欢这个园子,它里面种的树,看上去一点都不刻意。玉兰、石榴、芭蕉,很随意地栽种着,在时空上都是错落有致。坐在走廊里,喝喝茶,冬天晒晒太阳,夏天吹吹风,看看园子里的花花草草,有话就说说话,没话则听听有一声没一声的鸟叫。这里虽然没有山,也没有水,却有一种“水清鱼读月,山静鸟谈天”的意境。

    园子里的房子,也是朴实无华的。黑的瓦,白的墙,陈旧的落地门,陈旧的木地板。如果苏州杂志社的编辑们,男的都穿长衫,女的都穿旗袍,并且他们的办公桌上,也没有电脑,只是放了笔墨纸砚的话,我想这儿的时光和景象,与民国也不会有什么两样。如果男的都在脑后拖一条辫子,女的都是一双小脚,那么这里就是清朝。

    我有点记不太清了,苏州杂志的前身,是不是《苏州文艺报》?它成立之初,是不是就在这儿办公?也许它曾借用过大井巷平江区少年宫的一间房子。搞不清楚了。我只是清楚地记得,它的创刊号上,同时发表了我的两个短篇小说。两个小说近两万字,苏州杂志创刊号薄薄的一本,给了我那么多篇幅,真是不容易,基本就是副处级待遇了。我的小说写作,也许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。不光我感到激动,我当时的一个女朋友,也觉得这绝对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她不惜代价,在邮亭一下子买了十本刊物,兴冲冲地抱来我家。因此我就成了世界上收藏苏州杂志创刊号最多的人,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。现任苏州杂志编辑陶文瑜,前年为纪念苏州杂志出刊一百期,四处寻觅创刊号而不得,最后还是从我这里要去了一本。

    我是给苏州杂志写稿最多,也是和众编辑交往最多的人。从朱红、薛亦然、陆平、王稼句、王宗轼、平燕曦,到陶文瑜、叶弥,还有今天的主编大人范小青。他们都是一些好编辑,有学问,有才华,还敬业。和他们交往,就像读一本本好书,开卷不开卷都是有益。一晃十多年过去了,王宗轼兄不幸患骨癌英年早逝,令人唏嘘。我与阿轼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共同执教于吴江松陵一中,彼此十分投缘,几乎是朝夕相处狼狈为奸。他出身名门,是书画名家王西野先生的二公子,得家学渊源,不光能诗能画,而且学问极为渊博。从他身上,我学到了不少东西。今天检点我的书架,还能看到不少书,都是当年他帮我买来的。他是“文革”结束后最早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“平反”的人之一。他著名的文章《文学的倒流》发表后,被《新华文摘》转载,引起极大反响。随着这股“倒流”,沈从文、郁达夫、废名、施蜇存、何其芳、李广田、陆蠡这批人的作品重见天日,重新获得了知音,滋养了无数饥渴荒芜的心灵。阿轼著述不丰,但他是一个爱文学、懂文学的人,在我的文学之路上,他是对我影响颇大的人。他不吸烟,不喝酒,不好色,性情温良,为人宽厚,读了一肚子书,做得一手好菜。谁会想到,这样平和善良的人,竟会得了恶疾,郁郁而终!

    陆文夫当年创办这份刊物,是想要为传承和弘扬苏州文化做点事情。现在他已经过世,主编的担子,交到了范小青的肩上。新的刊物刚刚出笼,面目一新,令人欣慰。我相信这本在青石弄5号这个风雅园子里打造出来的刊物,在资深美女作家范小青的主持下,一定会越办越好,办得越来越有趣,越来越宽广,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道大餐。同时,也能给背负着古老文化包袱的苏州文化注入新的活力,为刷新苏州文化的面貌而吹皱一池春水。

【返回】

强烈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  苏ICP备05015128  版权所有:苏州图书馆
COPYRIGHT @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